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专业代码与名称
专业代码:2105
专业名称:人力资源管理
二、学制与学位
修业年限:四年
授予学位:管理学学士
三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、经济、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,基础扎实、素质高、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、复合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。毕业生适于在政府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金融机构、大中型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行政管理工作,也可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、培训与研究工作。
四、基本要求
通过对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,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:
1、热爱国家,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;有愿为国家建设服务,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和奉献精神;具有爱岗敬业、艰苦奋斗、遵纪守法品质;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;有独立思考、理论联系实际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。
2、掌握管理学、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;掌握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密切相关的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;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、理论方法及国际人力资源的规则与实践;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;至少掌握一门外语(要通过大学四级考试),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,掌握计算机在企业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;具有独立获取知识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创造能力;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,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素质。
3、心理素质健全,审美观点正确,身体健康;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。
五、专业特色
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业务能力,培养过程中坚持做到“理论导引、实践演练、认识社会”。
“理论导引”,强调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时,坚持与现实的企业问题、案例和社会热点现象出发,有意识地用基本理论加以阐释和判断。激发学生对枯燥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,弥补因社会阅历不足而引发的障碍,建立学生严谨的求知和从业态度,拓宽学生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空间。
“实践演练”,强调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时,老师能用现实企业成功的操作方法、自己的实践经历或规范的应用程序,带领并推进学生对该门课程或章节内容基本技能的动手和演练。让学生在演练过程中,了解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过程,掌握一些好的、基本的操作方法,拥有一些实际企业的案例经验,并进一步促进其兴趣的提高和思考能力的提升。
“认识社会”,则依托企业、机构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项目或课题,带动学生深入企业、社会,通过“真刀真枪”式地调研、访谈、追踪,分析项目的背景、问题的根源、对策的研判,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和思考,并在此过程中,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人际沟通技巧、综合实践能力,了解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。
六、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
1、主干学科:管理学、经济学
2、主干课程:马克思主义哲学、邓小平理论与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概论、大学英语、高等数学、大学信息技术基础、VFP程序设计、管理学、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经济法、市场营销、管理信息系统、财务管理、会计学、统计学、企业战略管理、组织行为学、劳动经济学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、劳动与社会保障学、领导科学等。
3、双语教学课程:国际人力资源管理
七、主要实践教学环节
1、课程设计: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》、《绩效评估与薪酬设计课程设计》
2、实习实训:认识实习、毕业实习、社会实践、军训等
八、课程体系及最低毕业要求
课程体系及其学分构成
|
课程类别
| 课程性质(学分)
| 毕业学分要求
|
必修
| 限选
| 任选
| 合计
| 占总学分比例
|
通识教育课
| 45.5
| 7.5
| 4.5
| 57.5
| 32.3%
|
学科基础课
| 32.5
| 0
| 0
| 32.5
| 18.3%
|
专业基础课
| 21
| 1.5
| 0
| 22.5
| 12.6%
|
专业课
| 29
| 0
| 6
| 35
| 19.7%
|
实践环节
| 30.5
| 0
| 0
| 30.5
| 17.1%
|
总计
| 158.5
| 9
| 10.5
| 178
| 必修与选修比例:89:11
|